【概要】“蔬菜之鄉”扶溝在此次暴雨中損失慘重,年產值46.8億元的蔬菜產業面臨生死存亡。保住了家園,但損失了菜棚,全村300多個、1200畝蔬菜大棚損失了2/3,每個棚的建設成本加上蔬菜損失約5萬元。扶溝縣通過幾十年努力發展起來的蔬菜產業眼看面臨滅頂之災。糧農的損失相對較小,但也面臨大面積減產、絕產。能補盡補、能種盡種、能養盡養,努力把災害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。
“蔬菜之鄉”扶溝在此次暴雨中損失慘重,年產值46.8億元的蔬菜產業面臨生死存亡。據通報,扶溝縣農作物受災面積110萬畝,經濟損失37億元。其中,扶溝縣蔬菜播種面積52萬畝,受災面積43萬畝,經濟損失約17億元。
7月26日下午16時許,在扶溝縣柴崗鄉梅橋村,大片的蔬菜塑料大棚在陽光下反射出奪目的光芒,附近的河流恢復了寧靜,村莊內也不見積水,一切看似原本的模樣。但是,走進棚內,積水還有20厘米深,不少大棚大面積坍塌,棚內的黃瓜、辣椒等作物基本絕收。
村黨支部書記梅根清介紹,連續多日暴雨在7月21日達到峰值,全村200多名50歲以上的老人和婦女、兒童緊急轉移,20多名青壯年留守守護村門口的河流防止漫溢。
保住了家園,但損失了菜棚,全村300多個、1200畝蔬菜大棚損失了2/3,每個棚的建設成本加上蔬菜損失約5萬元。
村民梅援越家的兩個超大菜棚占地10畝,骨架基本坍塌,損失已經無可挽回,如果重建,每個棚的造價達到10萬元,比建新棚的造價高將近一倍。
扶溝縣通過幾十年努力發展起來的蔬菜產業眼看面臨滅頂之災。梅根清說,保險公司并沒有蔬菜險,菜農都沒有購買保險,如果政府相關部門不加大補貼力度,扶溝菜農很難再重新站起來。
糧農的損失相對較小,但也面臨大面積減產、絕產。在種糧大戶路廷占的家庭農場辦公室內,飛播無人機及電腦系數堆放在1.5米高的辦公桌上。辦公用品保住了,但1000畝莊稼遭淹。為了自救,路廷占用水泵連續抽水3天,但低洼處的80畝左右大豆還泡在水里,基本確定絕收。另外920畝大豆因為被水淹過,至少減產3成,秋季作物損失在50萬元左右。
除了農作物,扶溝縣在畜禽養殖方面經濟損失14000萬元,水產養殖方面經濟損失2000萬元,農田水利設施方面經濟損失4.4億元。
能補盡補、能種盡種、能養盡養,努力把災害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。扶溝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,圍繞生產自救,農業農村局已經做好部署,在秋作物生產方面及時排出積水、搶時改種減損、強化田間管理。在蔬菜生產方面抓好技術指導、加強田間管理。
